點擊獲?。?a target="_blank" style="color:red; text-decoration: none;">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【送分題】 |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|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
2020國考到底有哪些特點和變化值得我們注意呢?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2020國考地市級行測題型分布
2020國考副省級行測題型分布
一、常識判斷
常識判斷涉及政治、法律、科技、文化、地理等內容。
與往年相比,副省級今年減少了法律的考察比例,每年必考的經濟及哲學內容今年沒有考查。
而地市級的考察重點是時政、法律和生活常識。
政治部分是今年常識判斷中考查的重點??疾榱?ldquo;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、時代楷模人物、特赦等內容。
此外,科技部分結合近五年天文科技成就,法律部分結合“套路貸”、“英雄烈士保護”等熱點進行考查??疾榉绞脚c往年相比更加靈活,出現(xiàn)了多道跨學科的綜合性題目、漫畫題等。
二、言語理解與表達
1、邏輯填空:側重于對成語的考察,總體難度比往年要簡單些。
2、片段閱讀:總體難度與往年考試相差不大。題目匯總節(jié)選的文段篇幅都不是很長,但出處多以議論文、科普文和說明文為主,閱讀難度較大。
3、篇章閱讀(副省級):兩篇材料,重點以細節(jié)理解題型為主,材料類型、題型特征與以往差別不大,但重點需要關注的是細節(jié)理解出現(xiàn)了新的花樣。
三、數學運算
總的來講數量關系的整體難度與去年不相上下。常規(guī)題型,涉及到等差數列、分段計算、排列組合問題、極值問題、行程問題、幾何問題、概率問題、函數圖像問題以及工程問題。
副省級的15個試題整體難度較大,基本涵蓋常見的幾類題型,偏題怪題極少。平時對數學運算針對練習,掌握了做題規(guī)律,就不會覺得很難。
四、判斷推理
本次國考的圖形推理題考生普遍吐槽偏難,有3~4題的思路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辨析得出,需要反復推敲才能確定,主要是屬性和數數和遍歷三個考點的題上。
這說明,哪怕平時再擅長的題型,考場上要是出難了,一定要注意及時調整心態(tài),用正確的方式應對,千萬別糾結太久,導致后面簡單的題目沒時間做對。
五、資料分析
副省級和地市級的資料分析題有2道材料不一樣,但整體考點布局還是相近的。
重點說一下副省級的情況:增長率相關的考點相對減少了,只有一題涉及到增長率的計算,間隔增長率、混合增速、年均增長率等知識點均未單獨成題考查;增長量相關的題目涉及到4題。
從考生們的反饋來看,此次國考申論筆試的題目并不“偏”“難”,材料讀來也是簡單易懂,朗朗上口。2020年申論國考材料數與過往3年相同,5則材料。但是內容方面較往年有如下變化:
一、從材料字數來看
副省6893字,地市7450字,這與2019年國考市地級材料6365字,副省級為6571字相比,材料總字數明顯提升。
二、從材料類型來看
2020年國考申論延續(xù)2019年的材料特點,但比2019年更加“務實”,更加“接地氣”,尤其是副省級,改變了過往“高高在上,政策分析居多”的特點,而是從群眾身邊,從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視角出發(fā)。
第二則材料“M農場小李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”,第三則材料“專家助力脫貧攻堅服務團的調研日志”,第四則材料“調查問卷的數據和座談會代表的發(fā)言”都讓考生在考場上有一種“讀起來輕松,做起來難”的感受。
三、從材料邏輯來看
由于2020年國考題沒有考察“大作文”,所以在材料邏輯上,命題人大膽革新。
無論是副省還是地市,都有種“割裂感”,如果說市地級五則材料還算比較集中地關注了“社會治理(或基層治理)”,那么副省級的“人才培養(yǎng)”“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”“脫貧攻堅”“快遞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職業(yè)發(fā)展和社會融入”“招才引智”五個小題就更加多元化,材料之間的聯(lián)系也無需過于嚴密,這給命題人組題、出題留下了更大的發(fā)揮空間。
四、沒有“大作文”
副省級和地市級兩套試卷中都沒有考“大作文”,而是考察了一道“大型貫徹執(zhí)行題”。
副省級要求以“推介S省高級人才招納政策”為目的,撰寫一篇推介講話稿;地市級則要求“寫一份萊康村參評的推薦材料”,兩個題目看似新穎,但其本質仍是“歸納概括+”。
今年申論題型的變化,反映出來的其實是國考的考察方向,更側重于解決問題,更加務實,更加貼近工作。
了解了國考出題的變化,相信大家在復習省考時也會更有針對性。